从确定活动目的、找到精准流量、设计转化流程以及数据反馈修正这四步来讲述,如何高效完成活动运营。
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商业活动:天猫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、万人空巷的冲顶大会,门口理发店充开业充卡砸金蛋等。
而一提到活动运营,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细节部分:选什么样的主题?做什么样的创意?请什么样的嘉宾?在哪落地?几号制作物料?几号进场搭建等等。
然而,如果没有搭建好清晰的活动运营框架,以上内容均无意义,所以我们不妨先问自己三个问题。
why:我为什么要做活动?
why:活动对市场营销有什么帮助?
why:什么样的活动才算是好活动?
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,首先要理解市场营销的内在运营逻辑,具体可拆分为以下四大的维度。
渠道运营:让产品触达目标用户(门店,新媒体)
用户运营:让产品与用户发生关系(1对1,1对多)
内容运营:让产品为用户提供价值(商品,价值观)
活动运营:用产品实现用户转化(兴奋剂)
兴奋剂是指:营销活动可以根据活动目的,在短期内提升拉新、促活、留存、购买等某一环节效能,并极大提升这一环节转化率。
两种活动类型
1. 品牌推广类
目的:拔高品牌调性,与目标用户同频。
某高端服装品牌为了提升品牌在高端客群中的影响力,在北京798举办了一场时尚T台大秀,活动邀请多位业界设计大咖及演艺嘉宾助阵,并在线上联合100名大V,进行全程直播。
据统计:活动的微博话题浏览量超9000万,全网视频总播放量达1.4亿。
活动优点:短期内快速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。
活动缺点:活动效果无法在成交上直接体现,投入成本较高。
2. 营销转化类:实现用户阶段性转化
某英语培训机构为了让老学员续费,在期末举办了一场《小国际人》英文汇演。活动期间,老师带领50位学员向家长们展示了本学期的学习成果,同时邀请3位家长对孩子的近期成长做了分享,动情之处潸然泪下。结果,活动仅花费200元就完成了95%续费率,成交额达60万元。
活动优点:成交效果可直接评估,投入产出比高。
活动缺点:前期需要积累大量意向客户,短期内不可持续。
两类活动的目的不同,各环节的设计与侧重点也完全不同。
如品牌推广活动更注重拉高调性,所邀请嘉宾的费用可能会占据大部分成本。
(正文已结束)
免责声明及提醒: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!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,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