案例描述:
2025年6月,某保险公司接到客户C先生通过客服电话反馈,称保单退保现金价值太低,损失太大,无意间看到手机上某平台视频宣传可以代为办理全额退保,并向对方提供了个人信息,同时拨打了保险公司客服电话咨询,要求退还全部保费。
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接到客户反馈后,立即致电C先生,告知退保业务完全是按照合同进行,客户应该是遭遇了虚假宣传和诈骗,建议客户立即报警并留存相关证据。最终,客户在公安机关及其相关部门的帮助和科普下,所幸没有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。
案例分析:
C先生在刷视频时看到了全额退保的宣传,于是向对方提供了自己的个人信息。C先生接到自称是法务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,可以协助其办理退保业务并向他索要很高的手续费,C先生认为不合理,于是拒绝了对方,但后续遭到对方多次电话威胁和骚扰。客户退保不仅要承担经济损失,更要面临保障丧失的风险。工作人员详细了解经过,建议客户报警处理,避免了因信息泄露造成的严重后果。
消费风险提示:
1、要随时注意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,切勿随意将姓名、身份证号、手机号、银行卡号、密码等信息告知他人。
2、个人手机、电脑、社交账号、银行账号等设置复杂且不宜猜测的密码,并定期更换,避免使用与个人信息相关的密码,比如生日、电话等。不要随意丢弃单据和各种资料,留存有个人信息的资料使用完后应及时销毁。提供身份证、银行卡、营业执照等重要证件复印件时,应标识用途,做好备注。
3、当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益受到侵害或者遭遇其他违法行为时,需及时通过官方途径核实确认,通过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。
(正文已结束)
免责声明及提醒: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!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,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!